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PCB的主要功能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实现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固定装配、布线、电气连接或电绝缘,并提供所需的电气特性。
几乎每种电子设备都离不开PCB,其制造品质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关乎整个系统的竞争力。PCB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技术水准。
传统控温设备
在PCB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铜箔覆铜板的固化、阻焊固化、表面组装等多个工序。传统控温设备如锅炉和电模温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需求,但存在诸多缺点:
升温需求时间长:加热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设定温度,影响生产效率。
温度控制精度低:在温度控制上往往存在波动较大、精度不高等问题。这可能导致纸塑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尺寸不稳定、外观质量差等缺陷。
环保性差有污染: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噪音,一些设备还需要使用水等资源进行冷却,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污染。
易导致安全问题:需要配备专门的锅炉工管控锅炉,且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
电能源能耗较高:电能源每千瓦产生860千卡,而每立方天然气可燃烧产生8600千卡热量。综合考虑,电模温机成本远超燃气模温机。
总结: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能源成本也存在浪费,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智能燃气模温机
燃气模温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温控设备,具备高效、稳定、环保的特点,它采用先进的燃气加热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控制温度,保证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燃气模温机还具有能耗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是PCB线路板行业通过温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的不二之选。
一、机架系统
设备整体机架选用碳钢机构,喷塑工艺,配备集成式防爆门,安全可靠,外型美观。
二、炉膛系统
炉膛采用双层盘管,3回路热流通通道,配备耐火材料制成,高效加热,经久耐用。
三、燃烧系统
自主研发的燃烧系统,配备热能回收系统,综合热效率最高可达98%,减少能耗损失,节约能源使用成本,燃烧机可实现超低氮排放,符合各城市环保要求。
四、控制系统
零配件选用西门子PLC、施耐德电气等高端品牌部件,品质优异,使用寿命长。
五、膨胀油槽
拥有自研专利技术的高低位膨胀油槽,有效控制油槽导热温度处于60摄氏度以下,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导热油使用与设备同步,无需中途更换,节约导热油使用成本。
六、保温工艺
整机内部热流管道,均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热能损耗。
七、操作系统
触控式人机交互面板,可监控各项参数,操作简单、便捷。
真实案例
在PCB多层板的制造过程中,热压固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和质量。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在面对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要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某大型PCB板生产工厂采用了中能温控多台分布式燃气模温机并联的技术方案。这些燃气模温机分布在PCB多层真空热压机的周围,通过精确控制的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热能,并通过高效的循环系统迅速将热能传递给热压机。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工厂还配置了储能管罐。储能管罐能够在非高峰时段储存热能,在需要时瞬间释放,确保热压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并维持所需的温度。
该厂通过引入燃气模温机及其温控方案,不仅实现了温度的迅速升温与稳定控制,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并提升了产品质量。
自该方案实施以来,该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多台分布式燃气模温机并联工作,使得热压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所需温度,并且保持温度的稳定性。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因温度波动引起的质量问题。
其次,通过优化热能利用和储能管罐的应用,该方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据统计,相比传统控温设备,该工厂的整体能耗降低了约30%,为工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再次,稳定的温度控制使得PCB线路板的制造过程更加精细,减少了因温度不均或波动导致的翘曲、分层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可靠性。同时,更精细的制造过程也提升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最后,由于温度控制更加精准和稳定,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工人们不再需要频繁地调整设备或处理因温度问题导致的不合格品,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环节中。
中能温控燃气模温机在PCB线路板行业的运用,标志着该领域温控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革新与产业升级。随着PCB线路板对制造精度、可靠性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苛,传统温控手段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行业高速发展和高质量生产的迫切需求。
燃气模温机的引入,正是对这一挑战的精准回应,它不仅有效攻克了PCB线路板生产中温度控制的难题,更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成本及强化环保生产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